神舟十五号即将开始首次出舱任务,目前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作为航天员出舱任务协同的北京飞控中心机械臂团队也已经准备好,两者如何完美配合,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呢?
(资料图)
首先,地面飞控团队将开展多轮桌面推演,检查仿真系统,完善各项监控手段。
此次神舟十五号首次出舱任务极有可能优先执行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首次尝试从气闸舱出舱。
而为了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航天员将借助机械臂进行舱外作业。借助舱外的5G网络和实时画面,地面飞控也会调整好机械臂姿态帮助航天员作业。
因为航天员作业的进度不确定的,地面团队设计了一个动态的规划系统,跟随航天员出舱,实现天地协同。
其次,大负载自重比机械臂最高负重可达25吨,轻易托举航天员作业级有效载荷运输任务。
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自身重量只有0.74吨,但是负重可以达到25吨,其本体由7个关节组成,可以实现多个角度的抓举工作。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借助舱外固定位置,实行“爬行”,覆盖整个空间站。其配备的相机可以实时呈现舱外图像,托举航天员和货物的同时,也传输信息给地面团队,帮助判断维护工作。
最后,神舟十五号出舱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的第9次,也是我国中国空间站的第三次出舱任务,经验已经十分丰富。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完成3-4次出舱任务,不同于之前的任务,这次神舟十五号需要2名航天员分头行动,最长舱外爬行距离可能超过150米。
因此对于航天员的体能挑战,以及地面团队的飞控支持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了两者在地面进行了充分的合练,在太空执行任务前也会进一步进行融合训练。
天地协同方面对于控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通信系统的精准保障,还有一些预备方案。
地面团队提前做好了前期规划,其中就包括对机械臂的运动路径进行仿真和规划,对其控制方式进行提前设计。
总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团队,已经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
等待任务窗口期到来之时,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用一次次精准的控制、惊艳的突破,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而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虽然年龄偏大,但是为出舱任务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了多年,无论是体能上,还是技术上都极具优势,等他们完成全部出舱任务之后,将成为航天史上出舱时长最长的乘组。
《流浪地球2》中有很多机器人的场景,科幻源于现实,现在我们的空间机器人就已经在服务中国航天事业,而随着载人航天的持续发展更多的机器人协助航天员在太空协同工作。
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盛宴,也是团队协同合作的丰歌,让我们为他们点赞!预祝神舟十五号乘组出舱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 2015-2018 南极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